图书馆位于沿中国渤海湾海岸线上的一个度假社区,距离北京约有三小时车程。随着快速城市发展,北京的生活环境质量的下降已经成为日趋严重的问题。这个度假社区旨在为居民提供贴近自然的高质量生活环境,社区中提供一系列的文化和娱乐配套设施,海边图书馆是其中的一处。
该设计的主要理念在于探索空间的界限,身体的活动,光氛围的变化,空气的流通以及海洋的景致之间共存关系。图书馆东侧面朝大海,在春,夏,秋三季服务于西侧居住区的社区居民,同时免费向社会开放。
设计是从剖面开始的,图书馆是由一个主要的阅读空间、一个冥想空间、一个活动室和一个小的水吧休息空间构成。我们依据每个空间功能需求的不同,来设定空间和海的具体的关系,来定义光和风进入空间的方式。
l 阅读空间
海,气象万千,随着季节的交替和时光的流动不断演变,像是一出以自然为主题的戏剧。于是我们把最重要的阅读空间理解为一个“看台”,逐渐升起的阶梯平台会让空间中不同位置的人更不受阻拦地看到海的景象。空间朝海一侧,一层是一道完全由玻璃旋转门组成的活动的“墙”。在天气好的时候,“墙”被完全转开,形成空间内部与海更直接的开放关系。这道活动的“墙”的上方,是一条横贯空间的水平海景视窗,成为整个空间看海的焦点。为了规避任何一个结构杆件对透明视窗的干扰,屋顶的荷载完全依赖视窗上方的钢桁架支撑。桁架内外两侧均为手工烧制的玻璃砖垒造而成的半透明的墙体,一方面使内部桁架结构若隐若现,另一方面,这种半透明对光线的敏感,可以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在建筑的内外,映射出不同光的颜色和氛围。
弧线的屋顶朝海的方向张开,暗示着空间的主题。同时,弧线也有助于实现屋顶在东西和南北两个维度上的结构的大跨度。屋顶上阵列设置的30厘米直径通风井道,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电动开合,进一步带动室内空间流动。在一年当中的春、夏、秋,三个季节,从下午一点到四点左右,阳光会穿透这些细窄的风道,在空间中洒下慢慢游移的光斑。
l 冥想空间
冥想空间位于阅读空间一侧。相对于阅读空间的明亮、光线均质、开敞、公共,这个空间是幽暗的、有明确光影的、封闭和私密的。空间东西两端各有一条30厘米宽的细缝和外部相联系,一条水平,一条垂直,太阳在早晨和黄昏透过缝隙,为这个空间投射出日晷般的光束。下凹的屋顶,进一步降低空间的尺度,而凹形的上方则形成一个户外平台空间。在这里,人可以听到海浪的声音,却看不到海。
l 活动室
活动室是一个相对孤立的空间,考虑到其内部活动有可能产生的声音干扰,它和阅读空间由一个户外平台区隔。顶棚上朝东的天窗和西墙上的高侧窗分别收纳一天中不同时间来自不同方向的光线。在空间中映射出同时出现的暖光和冷光交叠现象。
如果可以将这个房子沿南北长向剖开,就可以更清楚的察觉这一组空间各自诠释着每个空间与海的具体的关系,而串联这一系列关系的要素,恰恰是人的身体在空间的游走和记忆。
l 完整视频 Seashore Library
地理位置:北戴河新区,中国
业主方:天行九州旅游置业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方:直向建筑
主持建筑师:董功
项目建筑师:梁琛
驻场建筑师:张艺凡,孙栋平
项目成员:刘智勇,陈玺兆,谢昕玫
结构及设备专业:炎黄国际
结构师:纪立新,刘仲瑜
结构:混凝土结构
材料:混凝土,竹钢,玻璃砖
建筑面积:450㎡
设计周期:02/2014-07/2014
建设周期:07/2014-04/2015
摄影:苏圣亮,夏至,何斌,孙栋平,陈颢